
- 演出时间
- 场馆
- 票价
- 订票
售前提示:
1.为避免快递配送不能及时送达,演出距开场时间少于3天时不提供【快递配送】服务,请您谅解!您可以选择在线支付后上门自取纸质票。客服会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您,请保持电话畅通。 点击查看上门取票地址>>
2.凡演出票类商品,开票时间一般为演出前二到四周,正式开票后如有特殊情况客服会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您,请保持电话畅通。
3.商品预售期间,票价调整及最终销售数量将由主办方和演出场馆确定,正式开票后将根据用户付款的先后顺序依次配票。我们会尽量满足用户需求,如最终未能配票,中票承诺全额退款,敬请谅解。
4.由于演出票品有强烈的时效性和特殊性,数量随着联网系统出票不断变化,库存难以及时更新,请以客服电话确认为准。如最终未能配票,中票在线承诺全额退款,敬请谅解。
5.票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支持退换。如您购票后无法正常观看,还请自行处理。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温馨提示
若演出受不可抗力影响延期或取消导致退票的,中票在线仅支持退回票款,其它因观演发生的费用需由您自行承担
剧情简介:
天堂,或许是地狱。
三个灵魂今天聚在了这里……
他们谈,谈1941年的战争,哥本哈根9月的那个雨夜,挪威滑雪场的比赛,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他们谈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还谈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他们谈战争时期个人为自己祖国竭尽全力的权利,炸弹扔下后城市里狼籍扭曲的尸体……
他们谈这谈那,最想说清的却是两个影响了世界物理学进程的诺贝尔获奖者沃纳•海森堡和尼尔斯•波尔在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见——谜一样的会见。
他们不断地叙述着会见的“真实”,结果却依旧不定……
导演的话:
“哥本哈根”是个谜。至今人们也无法确切认定海森堡与波尔1941年那次会见的真实意义,当然更无法认定当事人的动机、启图和潜意识。对于当年原子弹的研制和付诸实战、对于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潜在的核毁灭威胁、对于未来科学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影响,“哥本哈根”的误解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一个宿命?物理学对于普通人是抽象的科学,而对于物理学家却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当他们的个人生命体验与整个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能承载得了吗?
《哥本哈根》是个难题。三个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对话,试图弄清楚一些搅扰他们后半生甚至连灵魂都不得安宁的事情,于是这个戏便没有了正常逻辑的时空概念,尤其是时间在这里没有了线状连贯性,成了破碎、断续、颠倒、重复的状态。于是,我们习惯或者我们认定戏剧应该有的线性情节逻辑、线性人物发展也就没有了,这是我们阅读、理解此剧和观众观看此剧的最大难题。
《哥本哈根》是个“现象”。不知为什么,自1998年《哥本哈根》剧本问世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美国许多城市、澳大利亚乃至日本都竞相上演,不是以前卫戏剧的面貌而是以主流戏剧的面貌出现在主流文化中,被主流戏剧观众、主流戏剧评论以及科学界和历史界所广泛关注,某著名媒体将此称之为“《哥本哈根》现象”。如此“现象”仅仅是因为西方人对二战历史和原子弹制造历史更了解吗?还是其中反映了他们对戏剧及其功能的某些看法?比如对人的深层探究,比如思辩的艺术价值,比如“非娱乐性”的欣赏快感,比如对生活、对人、对世界、对人类的超乎功利之上的关注。
《哥本哈根》是个挑战。不能说它代表国际戏剧的最高水准,更不能说它预示国际戏剧的发展走向,但在当前,在很大的国际范围内,它是戏剧舞台上的一个闪光的亮点。中国的戏剧舞台、中国的戏剧观众、中国的戏剧理论将如何面对它,这是《哥本哈根》带给我们的一个挑战。
无论如何,人们在平安的同时,在富足的同时,在满足物欲、追求功利的同时,也许还需要唤醒内心的良知和理性,这是戏剧艺术除了娱乐大众之外还应该具有的属性和品格。
导演王晓鹰
主创表:
出品人 田沁鑫
总监制 巩保江
艺术总监 戈大立
监制 白雪峰、闻国久、程鹏
编剧 迈克·弗雷恩(英)
翻译 胡开奇
导演 王晓鹰
舞美设计 严文龙
灯光设计 卢卫东 宋琦侠
服装设计 徐兰冬 芦春伟
化装设计 任薇
音响设计 周涛
舞台监督 蒋雨萌
演出统筹 娄杉
宣传统筹 刘梦妮
演员统筹 李月皓
舞美统筹 郭天衢
场记 王珺
平面设计 李正旸
演员表:
海森堡…李晔
波尔…吴卫东
玛格丽特…杨青
剧照摄影:王昊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