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艺演出 » 音乐会 » “完全·莫扎特”2025爱乐汇交响乐团音乐季
“完全·莫扎特”2025爱乐汇交响乐团音乐季

音乐会

“完全·莫扎特”2025爱乐汇交响乐团音乐季

场馆: 国图艺术中心
更多
订票区
按地区查看:
北京
  • 演出时间
  • 场馆
  • 票价
  • 订票
“完全·莫扎特”2025爱乐汇交响乐团音乐季介绍

售前提示:
1.为避免快递配送不能及时送达,演出距开场时间少于3天时不提供【快递配送】服务,请您谅解!您可以选择在线支付后上门自取纸质票。客服会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您,请保持电话畅通。 点击查看上门取票地址>>
2.凡演出票类商品,开票时间一般为演出前二到四周,正式开票后如有特殊情况客服会第一时间电话联系您,请保持电话畅通。
3.商品预售期间,票价调整及最终销售数量将由主办方和演出场馆确定,正式开票后将根据用户付款的先后顺序依次配票。我们会尽量满足用户需求,如最终未能配票,中票承诺全额退款,敬请谅解。

4.由于演出票品有强烈的时效性和特殊性,数量随着联网系统出票不断变化,库存难以及时更新,请以客服电话确认为准。如最终未能配票,中票在线承诺全额退款,敬请谅解。
5.票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支持退换。如您购票后无法正常观看,还请自行处理。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温馨提示

若演出受不可抗力影响延期或取消导致退票的,中票在线仅支持退回票款,其它因观演发生的费用需由您自行承担。



音乐季介绍

“完全·莫扎特”2025爱乐汇交响乐团音乐季

穿越历史长河,莫扎特音乐季在交响乐章中重绘大师生涯

本音乐季以“时空-情感”双线叙事,将六场音乐会编织为莫扎特生涯的艺术长卷。从1777至1791的创作年轮展开,以《哈夫纳交响曲》的激昂揭开序幕,经由林茨、布拉格的地域足迹,最终在《朱庇特交响曲》的宇宙性宏大与《费加罗的婚礼》的永恒欢歌中落幕。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呈现经典旋律的听觉盛宴,更在交响乐章中触摸莫扎特与时代交织的呼吸——从萨尔茨堡的天才少年到维也纳的永恒大师,他用音符丈量生命,用音乐为人类留存一份永不褪色的光辉。

6场音乐会解析:

时间轴:按作品创作年份排序,呈现莫扎特从早期锋芒到晚期哲思的创作蜕变;

地理图谱:哈夫纳、林茨、布拉格、维也纳的创作地投影,映射作曲家的生涯轨迹;

情感脉络:从明朗欢快的协奏曲,到深邃宏大的交响曲,歌剧巅峰收官,体现艺术升华。

序幕:青春锋芒(8月22日)

以《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的炽热激情与《哈夫纳交响曲》的恢弘乐章拉开帷幕,重现莫扎特创作生涯的黄金转折点。两首作品均诞生于1777-1782年间,前者以钢琴与乐队的对峙展现突破传统的革新精神,后者则融合曼海姆乐派的交响技法,在激昂的第一乐章尾声自然过渡至下一场“地域篇章”,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朝圣。

地域篇章(9月13日-10月18日)

《林茨交响曲》(K.425)与《布拉格交响曲》(K.504)以委托创作的城市为叙事经纬,展现莫扎特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林茨的明朗欢快与布拉格的深沉厚重在音符中交织,期间穿插《单簧管协奏曲》(K.622)的柔美独奏,如同月光洒在捷克城堡的窗棂,既承托两首交响曲的宏大叙事,又为后续歌剧篇章埋下情感伏笔。

转型之作(11月1日)

《魔笛》歌剧交响音乐会作为音乐季的“精神转折点”,以戏剧性与交响性的双重维度重构这部晚期杰作。夜后的花腔咏叹与共济会符号的庄严旋律,不仅标志着莫扎特从器乐创作向歌剧艺术的巅峰跨越,更以童话般的奇幻意象为“朱庇特”的宇宙性哲思铺陈出诗意的序章。

巅峰收官(11月28日-12月19日)

《朱庇特交响曲》(K.551)+《费加罗的婚礼》均为晚期巅峰之作(创作于1788-1791),前者以“四声部赋格”展现交响乐的终极结构,后者以歌剧的世俗幽默呼应“哈夫纳”的市民精神。最终以《费加罗的婚礼》狂欢为演出季画上圆满句号,象征莫扎特艺术的永恒生命力!

音乐会场次介绍:

【第1场】 哈夫纳之夜——莫扎特《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D大调第35交响曲“哈夫纳”》交响音乐会

时间:2025年8月22日 19:30

天才的“双面镜像”

“庆典交响”与“键盘独白”

聆听天才的呼吸,触摸古典主义的永恒心跳

“当庆典的号角响起,天才的笔尖已悄然刺破世俗的帷幕。”——莫扎特用音符编织的讽刺喜剧,今晚在哈夫纳的旋律中揭开。

莫扎特在1782年为市政官哈夫纳创作的《哈夫纳交响曲》K.385,标志着其交响曲风格的成熟转型。这部作品虽诞生于庆典需求,却暗藏对社会礼仪的幽默讽刺。正如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到:“我故意让第一乐章的庄严序曲突然转向小步舞曲,让观众在肃穆与欢愉间感受反差。” 从公共舞台的华丽交响,到键盘独奏的私密诗篇 一次演出,解码莫扎特的多面性。

【演出曲目】

莫扎特《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K.466

独奏:肖宇昕

——中场休息——

莫扎特《D大调第35交响曲“哈夫纳”》,K.385

第一乐章:Allegro

第二乐章:Andante

第三乐章:Menuetto (Grazioso)

第四乐章:Finale (Allegro molto)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曲目介绍】

《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

作品完成于1785年,正值莫扎特创作巅峰期,同年他完成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因此将交响曲的宏大结构与戏剧性融入协奏曲,这部作品常被称作“钢琴协奏曲中的交响曲”。罕见的调性选择、交响性的结构、深邃的情感表达,使它在莫扎特作品中独树一帜。斯大林曾公开表示此曲为其最爱,莫扎特本人表示:“这部协奏曲需要一位能同时指挥乐队和演奏钢琴的‘双重灵魂’。”

《第35交响曲“哈夫纳”》

以庆典音乐为外壳,包裹着莫扎特对社会阶层的深刻观察。其独特的四乐章结构、幽默讽刺的创作手法,以及乐队编配的革新,使其在古典交响曲中独树一帜。这部作品不仅是莫扎特早期创作的里程碑,更是理解其音乐幽默与社会批判视角的重要窗口。

“这部作品证明莫扎特不仅是天才,更是洞察人性的智者。”——指挥家卡尔·伯姆

【第2场】林茨的诗意——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36交响曲“林茨”》交响音乐会

时间:2025年9月13日 19:30


奥斯卡光影中的不朽旋律,1791年的天鹅之歌

单簧管巅峰之作,孤独与欢愉的终极交响

“单簧管是月光下的诗人,交响曲是晨光中的哲人。”——指挥家卡尔·伯姆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柔美与《第36交响曲"林茨"》的诗意结构。单簧管独奏以"木管诗人的笔触"诠释旋律,交响曲呈现奥地利乡野的田园意境,两首作品交织成秋日的听觉画卷。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展现作曲家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创作爆发力。“在音符的呼吸间,听见天才最后的低语。”这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告别。

【演出曲目】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第一乐章:Allegro

第二乐章:Adagio

第三乐章:Rondo (Allegro)

独奏:陈昊然

———中场休息——-

莫扎特《第36交响曲“林茨”》,K.425

第一乐章:Allegro

第二乐章:Andante

第三乐章:Menuetto

第四乐章:Finale (Allegro molto)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曲目介绍】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莫扎特的“音乐遗嘱”

“完全·莫扎特”2025爱乐汇交响乐团音乐季相关图片
“完全·莫扎特”2025爱乐汇交响乐团音乐季用户评论
 
中票在线介绍
中票在线-专业的票务平台,中票在线为您提供2014年演唱会门票、音乐会门票、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场馆演出、体育比赛在线订票服务,订票热线:400-880-2880